襁褓qiǎngbǎo[swaddingclothes]襁保,襁葆。背負嬰兒用的寬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后亦指嬰兒包。亦指未滿周歲的孩子。
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
——《后漢書·桓郁傳》
是的。子拼音zǐ第三聲(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兒在襁褓中,有頭、身、臂膀,兩足象并起來的樣子?!白印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嬰兒)(2)同本義。子,十一月乾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象形。古文從巛,象發(fā)也。籀文從囟,有發(fā)、臂、脛,在幾上也?!墩f文》。按,象兒在襁褓中足倂也。子,子息。——《廣韻》居然生子。——《詩·大雅·生民》子也者,親之后也。——《禮記·哀公問》子者,父之合也?!赌挲g繁露基義》子者,父之幽也?!稘h書·杜欽傳》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薄盾髯印?3)又如:子衣(小兒的胎衣)(4)兒女。古人稱子兼男女。孀妻弱子。——《列子·湯問》(5)又有子存焉。(6)又(7)又孫又生子。子墨衰绖。(晉襄公的喪服都染成玄色。子,指晉襄公。墨,動詞,染黑。衰,通縗,喪服,粗夏布做成。绖,頭巾和腰帶。)——《左傳·僖公三十三年》(8)又如:子黨(兒女輩);子道(兒女對父母應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子姓(泛指子孫,子弟);子輩(兒女)(9)今則專指兒子,即某人直系血統(tǒng)的下一代男性。無子,有女二人。——唐·陳玄佑《離魂記》(10)又如:子侄(本指子與侄。后用以通稱晚輩);子胤(子息,后嗣);子父(父和子);子母(母和子);子客(兒子的賓客)(11)子孫。(12)通常指晚輩直系或旁系血親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執(zhí)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盾髯印ふ摗?13)系另一人或一個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石崇《王昭君辭》(14)人的通稱。招招船子,人涉昂否?——《詩·邶風·匏有苦葉》(15)又如:樵子;船子;子馬(人馬);子童(后妃或仙女的自稱);孤子(年少死了父親的人);才子(特別具有才華的人);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輩);內(nèi)子(內(nèi)人,即妻子);夫子(舊時對學者的稱呼;舊時學生稱老師);孝子(對父母十分孝敬的人);游子(離鄉(xiāng)在外或久居外鄉(xiāng)的人)(16)中國古代士大夫的通稱。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稱“子”,若宣子、武子之類是也。——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17)中國古代對男子的通稱。子年少。——晉·干寶《搜神記》而獨不足子所乎。——明·劉基《賣柑者言》子之說?!濉S宗羲《柳敬亭傳》子不聞躲書者乎?——清·袁枚《黃生借書說》(18)古人對自己老師的稱呼。子曰:學而時習之?!墩撜Z》子墨子聞之。——《墨子·公輸》(19)又子墨子解帶為城。(20)地支的第一位。(21)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太歲在子日困敦?!稜栄拧?22)用以紀月,即農(nóng)歷十一月子,又以紀月?!祢E聲《說文通訓定聲·頤部》(23)用以紀日不辟子卯。——《儀禮·士喪禮》(24)用以紀時,即夜半十一時至一時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叫?!段饔斡洝?25)又如:子夜(26)專指女兒。纘女維莘,宗子維行。——《詩·大雅·大明》。毛傳:“宗子,長女也?!辈茇┫嘁蚰盍钕染潜M代儒宗,夫人是名公愛子,不忍埋沒這白草黃云之外?!鳌り惻c郊《文姬進塞》(27)又如:子媳(女媳)(28)加在姓氏或數(shù)詞后面作為對人的尊稱。此三子者?!稇?zhàn)國策·魏策》非鄭尹而快孫子。——唐·柳宗元《柳河東集》程氏子以蠹貧。——《聊齋志異·促織》(29)姓
子拼音zi〈助〉(1)構(gòu)詞后綴。(2)加在名詞后。如:屋子;車子(3)加在動詞或形收留詞詞素后。如;胖子;瘦子;墊子(4)個別量詞后綴
子拼音:zi,不是多音字。組詞:
子嗣[zǐsì]指兒子(就傳宗接代說)。
子子孫孫[zǐzǐsūnsūn]子孫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子息[zǐxī]1.子嗣。2.利息。
子部[zǐbù]中國古代將圖書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子部收年齡、戰(zhàn)國以來諸子百家的著作。
子鵑[zǐjuān]即杜鵑鳥。
zǐ 不是多音字
組詞是子女。
造句
當初爺爺奶奶靠微薄的工資養(yǎng)育四個子女,日子過得很艱難。
對待子女過分嬌寵,沒有一點的好處。
我今天在教女兒作業(yè)時。說到“子”的拼音。我說是“zi\"三聲。女兒卻說是沒聲調(diào)的,還翻課本給我看。她課本還真沒標聲調(diào),國際物流,我想讓大家家看看是不是課本錯了。(我上個圖。童謠第二排中間的“子”拼音。圖片說明:福建省小學一年級語文第17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希看沒錯哦。假如錯了多大的事啊,那可是標準教材啊!向左轉(zhuǎn)|向右轉(zhuǎn)還有怎樣出版社才能看到啊?
1.應該是姘頭,上海方言,鐵路運輸 上??者\,指未經(jīng)正式手續(xù)的異性同居者。情人的貶詞。
2.完整的詞語:“駢頭脫襁”。意思:襁褓中脫穎而出的嬰兒,出自陸游《苦筍》:“藜藿盤中忽眼明,駢頭脫襁白玉嬰。極知耿介種性別,苦節(jié)乃與生俱生。我見魏征殊媚嫵,約束兒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養(yǎng)成,放使干霄戰(zhàn)風雨。”
駢頭意思是兩個頭相連。
出處
唐·韓愈《叉魚招張功曹》詩:“交頭疑湊餌,駢首類同條?!?/p>
宋·歐陽修《序》:“當其驚風駭浪,卒然起於不測之淵,而蛟鱷黿鼉之怪,方駢首而闖伺,乃措身其間,以蹈必死之禍?!?/p>
明·宋濂《礲硿子碣》:“大疫起,比舍駢首臥,婣戚畏懦莫敢顧。”
襁褓
qiǎng
bǎo
亦寫作“襁緥”、“襁保”、“繦緥”。
襁指嬰兒的帶子,褓指小兒的被子。后來以此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襁褓】
qiǎngbǎo
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母親歷盡辛勞,把他從~中撫育成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lián)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