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北京市西城區(qū)的蔡女士花費4999元買來的全新Iphone4,在交由一家快遞公司托運后的運輸途中無故丟失。為此,蔡女士向快遞公司索賠,得到的答復卻是按照運費的3倍賠付100元錢。賠償依據是快遞公司在貨物托運單后面的“快件運單”規(guī)定,對未保價物品丟失后,按“每票托運貨件100元人民幣或每千克20元人民幣”標準進行賠償。
近年來,隨著我國快遞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快遞糾紛也頻頻發(fā)生。根據全國各級消協(xié)組織統(tǒng)計匯總,今年一季度,全國共受理快遞和郵政投訴1905件,與去年同期的914件相比,增幅高達108.4%。另據國家郵政總局統(tǒng)計顯示,今年5月份,受理消費者關于快遞業(yè)務的有效申訴中,保定物流公司 ,反映快件丟失及內件短少與損毀的占32.9%,居各類問題之首。
“當前,快件丟失的賠付面臨著諸多問題:投訴理賠情況復雜,爭議較多;訴訟案件的法律依據不足,各地案例賠償責任差異較大;消費者對快遞服務缺乏正確的消費意識等等?!痹谌涨芭e行的快件物品遺失損毀理賠相關問題研討會上,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惲綿在接受采訪時說。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隨著我國流通領域及電子商務的進一步活躍和繁榮,快遞市場需求將更加旺盛,進一步建立并完善快遞理賠的相關標準和法規(guī)已成當務之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郵政普遍服務業(yè)務范圍以外的郵件的損失賠償,適用有關民事法律的規(guī)定。“從目前的法律實踐看,法院判決快件遺失、損毀、內件短少主要依據《合同法》。但是快遞業(yè)務到底是屬于‘運輸合同’還是‘承攬合同’,《合同法》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葉林建議,應及時制定相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快遞物品管理辦法。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相關專家則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快遞服務前,盡量選擇規(guī)模大、網點完善、管理規(guī)范、有國家郵政局頒發(fā)的快遞經營資質的公司,一定要仔細閱讀快遞公司的《快件運單》,注意對一些貴重物品進行保價,以避免可能產生的不必要的麻煩和糾紛。收貨時,一定要驗清貨物后再在有關單據上簽字,并保留好所有單據。
與會專家建議,進一步完善快件丟失、損毀賠償的法規(guī),完善快遞保價機制。快遞企業(yè)要根據行業(yè)標準進一步建立與完善快遞物品作業(yè)流程,加強管理、自律,中國物流信息網 ,誠實守信,引導消費者正確、合理消費,不能以格式條款為由惡意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文/本報記者 李 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lián)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