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2005’盛典頒出 300名全球供應鏈管理精英上海論道
全球經濟從物流時代進入供應鏈時代,中國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市場,產業(yè)組織進化對管理創(chuàng)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個良性發(fā)展的經濟環(huán)境呼喚最優(yōu)的供應鏈解決方案。這是在今天舉辦的“首屆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頒獎儀式暨環(huán)球供應鏈管理論壇2005’”上傳達出的信息。
由《環(huán)球供應鏈》主辦,英國皇家運輸與物流學會、香港長江商學院聯(lián)合協(xié)辦的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China SCM Awards 2005’)評選,是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領域的第一個“學院獎”。據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評選組委會介紹,“學院獎”的含義在于,評選不加載任何政府意志和盈利目的,從評委會構成到評選程序完全站在公立的第三方角度進行操作,以市場需求和技術水準投票決定最終的獲獎者。
從2005年8月1日開始,青松物流 ,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評選組委會開始向征集案例,歷經4個多月緊張有序的工作。這項在中國大陸首次舉辦的供應鏈管理領域的評選活動,迎合了中國產業(yè)組織升級和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的需求,得到了中國供應鏈管理領域相關企業(yè)超過預期的熱情響應。共有70多家知名品牌企業(yè)參與,提交前沿的供應鏈管理案例近百個。
經過嚴格縝密的評選程序,評委會于11月20日確定了入圍案例名單(參見附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第二輪的專家評議,產生最終的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China SCM Awards 2005’)獲獎名單。在12月15日舉辦的“首屆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頒獎儀式暨環(huán)球供應鏈管理論壇2005’”上,評委嘉賓現場拆開信封,頒出3個評委會大獎,以及24個單項獎和9個優(yōu)秀案例獎。
據組委會介紹,這次評選企業(yè)提交的案例分別來自不同行業(yè)背景,覆蓋了鋼鐵、化工及危險品、煙草、零售、快速消費品、汽車、IT及消費電子、家電、醫(yī)藥及醫(yī)療器械、服裝、食品,絕大部分是為大型跨國公司和中國百強制造商和零售商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的案例,知名品牌包括寶鋼、上海石化、荷蘭孚寶、聯(lián)華、箭牌、納愛斯、一汽大眾、上汽通用、東風、愛普生、華碩、飛利浦、先鋒電子、夏新、海信、神州數碼、百勝等等。
提交案例企業(yè)絕大部分是供應鏈管理及物流管理領域的世界頂級公司,戰(zhàn)略咨詢及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如IBM、惠普、富士通、UGS、中軟國際、中軟冠群、曼哈特、上海億馬、浪潮等等,全球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如FEDEX、TNT、中國外運、中遠物流、安吉天地、志勤美集、FABLOG、普洛斯等等,均提交了其在中國運作的成功案例。
據評委會專家介紹,首屆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China SCM Awards 2005’)公布的入圍案例中,可以從側面折射出中國供應鏈管理發(fā)展的脈絡。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征是,供應鏈管理正在歷經從單一服務到一體化管理的升級。更多的服務提供商提供單一物流服務或信息化服務之外的戰(zhàn)略咨詢,幫助制造企業(yè)和零售企業(yè)重新構建供應鏈,服務覆蓋面也從采購開始,貫通制造、分銷的整個鏈條。
評委會主任、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總裁、歐洲供應鏈管理學會主席、歐洲物流用戶、提供商與促進者集團(ELUPEG)主席阿蘭·沃勒說,供應鏈管理給傳統(tǒng)的物流服務提供商提出了新的準則,這也給中國企業(yè)融入全球化經濟提供了新的機會。阿蘭·沃勒此次專程來華參加“首屆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頒獎儀式暨環(huán)球供應鏈管理論壇2005’”,并在論壇上發(fā)表了致辭和主題演講。
此次評選提交案例的覆蓋面之廣,提交案例的水平之高,案例實施的程度之深入,均超過了組委會最初的預想。
評委會副主任、美國佐治亞工學院教授、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yè)協(xié)會前總裁約翰·蘭利對中國企業(yè)提交案例的水平之高感到驚異和高興,他評價說,很多案例體現了獨特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精神,這顯示出在經濟日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和相關的采購、生產和銷售活動,將與國際供應鏈連為一體。
評委會副主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長江商學院教授陳宏說,這些案例發(fā)生的行業(yè)背景,也折射了中國全球化的進程。中國正在從世界工廠轉變?yōu)槭澜缡袌?,并力圖扮演管理和服務創(chuàng)新“發(fā)動機”的角色。不過他同時指出,由于絕大多數案例的實施時間并不長,只有兩三年甚至更短,它們難以顯示出令人信服的績效。如果坦誠地面對現實,就必須承認中國的供應鏈管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頒獎儀式同場進行的“環(huán)球供應鏈管理論壇2005’”上,近300名來自國內外知名制造企業(yè)、零售企業(yè)、物流企業(yè)的總裁、供應鏈總監(jiān)以及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就供應鏈管理在中國的發(fā)展進行了高規(guī)格的研討。除了阿蘭·沃勒、陳宏、何明珂等供應鏈管理權威在會上發(fā)表了主題演講,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China SCM Awards 2005’)評委會大獎案例入圍企業(yè)代表也就其提交的典型案例進行主題演講,并進行現場案例分析,與業(yè)內人士共同分享實踐中國供應鏈管理的最前沿實踐。
據組委會介紹,由于企業(yè)參與論壇的熱情高漲,湖南物流 ,雖然論壇組織只用了短短2個月的時間,原定200人規(guī)模的論壇還是被迫擴充到300人的規(guī)模,這顯示出“供應鏈管理”經濟在中國的方興未艾。
專家指出,隨著供應鏈管理的不斷推陳出新,全球經濟正在進入一個解決方案(Solution)時代。而從世界工廠升級為世界市場的中國,也試圖以參與者的身份保持與世界的同步?!爸袊湽芾泶螵劇痹u選活動的成功舉辦,顯示出中國制造企業(yè)和零售企業(yè)的供應鏈管理需求日益成熟,第三方的供應鏈管理先行者已經出現,雙方已經有能力合力打造出供應鏈管理的成功案例。
供應鏈管理服務的需求群體在中國正在日漸擴大,這得益于全球財富500強企業(yè)在中國設立的制造企業(yè)和零售企業(yè),以及本土先行的制造商和零售商。與此同時,專業(yè)的、不同背景的供應鏈管理服務提供商已經出現,并逐漸從提供單一的物流服務、技術咨詢升格為介入企業(yè)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雙方合力打造出供應鏈管理的成功案例。
附件1: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2005’入圍案例名單(按照英文首字排序,共28個)
Enrolled Cases of China SCM Awards 2005'
3PL Integrates Distribution Channels for Philips Consumer Electronics
飛利浦電腦顯示器及外設事業(yè)部物流服務商整合分銷渠道解決方案
Automotiv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for DFAC
東風汽車股份整車物流倉儲系統(tǒng)
DC And BC Solution for FAW-Volkswagen
長春一汽大眾“未來工廠”物流中心拆散與分籃中心解決方案
Distribution Center for Nike In Fanyu, Guangdong
耐克中國廣東番禺服裝類產品分銷中心解決方案
Distribut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Case of Wrigley Confectionery (China) Limited
箭牌糖果(中國)有限公司分銷物流管理解決方案
EMES for Amoi Electronic Co., Ltd
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卓越制造管理解決方案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Lianhua’s New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latform
聯(lián)華集團全新供應鏈管理平臺的打造與持續(xù)改進解決方案
Finished Product Warehous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Hangzhou Cigarette Factory
杭州卷煙廠卷煙成品出入庫管理系統(tǒng)
Integrated Logistics Service and VMI,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Proposal for EPSON Printer Co., Ltd
EPSON公司全方面的物流服務和VMI的導入、實施和運做方案
Integrated Logistics Services for MC Computer Casings
東莞MC電子制品有限公司電腦機箱物流一體化服務方案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enter WMS Total Solution for FAW Johnson Control
長春一汽和美國江森控制物流中心倉儲管理信息系統(tǒng)全程解決方案
IPO Solution for Pioneer Electronic Inc.
先鋒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物流園區(qū)國際采購解決方案
Logistics Service Solution for SGMW Vehicle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整車物流解決方案
Logistics Solution Plan about Chemical Product and Dangerous Cargo for Vopak Terminal (Shanghai) Co., Ltd
上海孚寶港務有限公司化工及危險品解決方案
Optimization Project of Goods Picking-Up in Kelon CDC
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順德生產基地倉庫提貨優(yōu)化解決方案
Procurement Services for KS Electronics Product Materials
江蘇KS電子料件采購物流方案
Sense-And-Respond SCM Solution for OPG
香港OPG公司電子制造行業(yè)解決方案
SGM Vehicle Spare Parts Inbound Logistics Integration Project Milk-run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零部件入廠物流一體化項目循環(huán)取料解決方案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ompany (SPC)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上海石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統(tǒng)解決方案
Solution for Baosteel’s Supply Chain for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上海寶鋼集團汽車行業(yè)客戶供應鏈協(xié)同解決方案
Solution for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System for JIAN’s Supermarkets
JIAN超市智能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
Solution for Shanghai Maglve Project
上海磁懸浮列車儲運項目解決方案
Solution for SITC SCM
海豐供應鏈管理平臺解決方案
Solution of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for Dong-E E-Jiao Co., Ltd
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協(xié)同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
TNT Matrix Solution in Life Science Logistics
TNT Matrix 生命科學物流解決方案
VMI HUB Solution of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or ASUS Suzhou Factory
華碩電子消費制造業(yè)供應鏈下的VMI HUB解決方案
Warehouse Design for Yum! China In Prologis Park Northwest, Shanghai
上海西北物流園百勝中國餐飲集團配送中心解決方案
WMS for MOL Logistics China
商船三井物流中國倉庫管理解決方案
附件2:關于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評選
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China SCM Awards 2005’)是國內供應鏈管理領域迄今為止的第一次評選。在此之前,根據組委會掌握的資料顯示,在中國大陸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項以“供應鏈管理”作為關鍵詞的評獎活動。
作為主辦方的《環(huán)球供應鏈》,是中國大陸最具知名度的物流及供應鏈管理媒體之一(據 “瀏覽網”統(tǒng)計),同時也是中國大陸最具廣告價值潛力的行業(yè)類媒體( 據“千龍網”調查)。
協(xié)辦此次評選活動并提供專家協(xié)助的英國皇家運輸與物流學會,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物流學術組織之一,其主辦的ILT培訓是世界最權威的物流資格認證之一。協(xié)辦此次評選活動并參與評選策劃的長江商學院,是中國政府批準的第一家以提供MBA、EMBA、EDP培訓為主的獨立法人商學院,在供應鏈管理領域擁有資深專家教授。
此外,評選活動還得到了歐洲最大企業(yè)組織之一——歐洲物流用戶、提供商和促進者集團(European Logistics Users, Providers and Enablers Group等機構的幫助。
為保證評選活動的權威性和公證性,組委會在以下幾方面投入了巨大努力。
一、以“學院獎”的組織形式保證評選的獨立性。
為保證評選結果不為商業(yè)利益左右,客觀反映供應鏈管理技術與理念的進步,參照“奧斯卡”獎的組織模式,評委會成員以學術人士為主組成,只評案例不評企業(yè),突出“學院獎”的客觀獨立性。組委會在評獎中扮演的只是平臺和推廣者的角色,真正的主體是參選企業(yè)和專家評委。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此評獎體系不僅得到了陳宏、馬士華、何明珂、朱道立等國內知名專家的認可和支持,也得到了Alan Waller、John Langley、Martin Christopher等全球供應鏈管理權威的認可和支持,《環(huán)球供應鏈》已就此申請知識產權保護。與歐美的一些供應鏈管理案例評選相比,中國供應鏈管理大獎也是獎項設置最合理,評獎流程最具客觀獨立性,評獎規(guī)則細節(jié)最完備的的評選活動。
二、世界級權威+本土權威+企業(yè)權威。
供應鏈管理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同時在中國的應用案例有不少來自外資企業(yè),因此,組委會特別邀請了在理論水平和企業(yè)實踐方面均處于先行地位的歐美供應鏈管理權威;同時,為兼顧本土供應鏈理念的實踐,也邀請到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供應鏈管理和企業(yè)物流管理專家。部分知名專家簡介如下:
Alan Waller, President of the Institute of th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Chairman of ELUPEG
全球供應鏈管理的先行者,全世界最大的物流培訓組織ILT現任總裁,1998年被授予premier Sir Robert Lawrence Award;歐洲供應鏈管理最高學術殿堂Cranfield學院物流與供應鏈研究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Cranfield客座教授;歐洲最大的物流協(xié)會European Logistics Users, Providers and Enablers現任主席,擁有財富500強企業(yè)會員200余家;美國知名經濟組織Conference Board下屬European Council on Global Supply Chain項目負責人;歐洲物流用戶普華永道物流資深合伙人,25年供應鏈管理咨詢從業(yè)經驗,曾負責聯(lián)合利華全球供應鏈整合計劃等上百個項目。
Martin Christopher, Professor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
歐洲供應鏈管理權威,歐洲供應鏈管理最高學術殿堂Cranfield學院物流與供應鏈研究中心的現任負責人;所撰寫的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系列(包括中文版)被視為歐洲供應鏈管理界最經典的教材;1988年被授予Sir Robert Lawrence Award,1997被CLM授予Logistics Management's Foundation Award,2005年被CSCMP授予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
John Langley, Professor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國供應鏈管理權威,美國著名供應鏈研究機構佐治亞工學院供應鏈研究中心的現任負責人;全世界最大的物流協(xié)會CLM前任總裁,曾獲得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因為主持賓夕法尼亞州物流規(guī)劃而獲得Outstanding Alumnus Award;在美國田納西大學期間,創(chuàng)立了世界知名的供應鏈管理論壇和供應鏈研究中心。
Ma Shihua, Vice Dean of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中國最早進行供應鏈管理研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供應鏈管理權威學者。中國最早開展供應鏈管理研究的高校——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湖北省跨世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教育部高等教育管理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美國生產與庫存管理學會(APICS)會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yè)工程專家”。所撰寫的《供應鏈管理》(第1版重印18次之多)、《現代生產與作業(yè)管理》是中國采用最廣泛的高校及MBA生產管理課程的教材。
He Mingke, President & Professor of Business Schoo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中國物流管理學術權威。現任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院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商務部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編制專家咨詢成員、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中國倉儲協(xié)會常務理事、全國物流信息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北京交大基礎產業(y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曾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北京市商業(yè)物流規(guī)劃;所撰寫的《物流系統(tǒng)論》是中國物流管理界的最經典教材。
除此之外,考慮到充分反映企業(yè)需求與實踐,組委會特別邀請了10位來自跨國企業(yè)的專家擔任評委,他們分別在中國知名的制造企業(yè)和零售企業(yè)任職副總裁或供應鏈總監(jiān)。
三、評獎方式合理,評議規(guī)則嚴謹。
由于不同領域內供應鏈管理的差異性很大,因此評選采取了企業(yè)提交案例,由專家評議生產獎項的評獎方式。在案例描述方面,參照國際通行的管理科學評議方式,設定了科學、嚴謹、規(guī)范的表述條目,并由組委會組織真實性核查,并與企業(yè)和評委之間簽署保密協(xié)議。在評議團隊方面,則由國際知名的供應鏈管理權威與國內供應鏈管理知名專家組成。在此基礎上,根據評委會委員對企業(yè)提交案例的加權分值高低,并結合書面評議意見,最終客觀確定企業(yè)解決方案的水準和名次。
關于此新聞發(fā)布稿的事宜請聯(lián)絡:
北京運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劉 浩 品牌推廣部
電話:8610-64964650-616 傳真:8610-64969351
電郵:dl_jing@126.com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lián)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