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曾在新加坡海軍部隊服役24年,退役后花了近一年的心血,在電單車修理店研發(fā)“水下清洗機器人”。機器的最大優(yōu)勢是早晚都能隨時下水,助潛水員清理船舶。
陳強研發(fā)“水下清洗機器人”是為了加強專職潛水員的自身安全。(陳來福攝)
作為東西貿易中心的新加坡?lián)碛惺澜缟献罘泵Φ母劭谥?,但你是否知道那些每天進出碼頭的船舶都需要定期“洗澡”,尤其是清理船殼附著海生物,包括海藻、藤壺、海蠣等。
研究顯示,這些海生物長年累積下來會拖慢船速,造成營運成本增加,而清理任務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需要趁船舶停泊岸邊碼頭時,派遣專職潛水員下水清理。
作為Clarent Marine的創(chuàng)辦人,陳強的朋友圈中不乏專職潛水員,而他也曾在新加坡海軍部隊服役24年之久,因此深諳水下執(zhí)勤的高風險以及那不為人知的心酸。
現(xiàn)年47歲的陳強在接受《聯(lián)合早報》訪問時無奈透露:“在新加坡服務的專職潛水員有很多已經(jīng)四五十歲了,而潛水工作又很考驗他們的體力。”
感同身受的陳強看見行業(yè)正面臨的人力挑戰(zhàn),而一名船運業(yè)朋友則讓他看見里面蘊藏的商機,便毅然決定卸下軍人身份,轉身投入“水下清洗機器人”研發(fā)行列。
他花了近一年的心血才成功研發(fā)“水下清洗機器人”,別看它類似遙控玩具,自2019年4月以來已出勤無數(shù)次,不僅能深潛海底,更能攀附船身。
談及自己心血結晶,陳強總掩藏不住喜悅,他受訪時一直笑稱:“我追求的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而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將機器人與清潔技術結合在一起,以輔助現(xiàn)有工作。”
他引以為豪地表示,在沒有任何研發(fā)團隊的支持下,自家機器人是在電單車修理店琢磨出來的。盡管機械本身都是從歐美購買的,但他卻費了很多心思在操作程序的設定上,因為要讓一臺機器人從研發(fā)臺到工作臺去真正上崗才是最大的挑戰(zhàn)。
機器人的出現(xiàn)并不是要取代現(xiàn)有專職潛水員,而是加強他們自身安全與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尤其是對那些年長又想退役的專職潛水員而言,這無疑是人生另外一個出路。
——Clarent Marine創(chuàng)辦人陳強
針對“水下清洗機器人”工作表現(xiàn),陳強略有保留地稱它能續(xù)航八小時,清洗水槍的出水壓力達200Mpa,因為在他眼中,“機器人”說到底只是一個工具,關鍵是幕后操控人員。
他解釋:“要操控這臺機器人其實不難,不過當它在水下工作,尤其是能見度又非常差的時候,就非??简灢倏厝藛T的判斷?!?/P>
在這家成立不滿一年的起步公司里,很多時候得靠陳強親力親為,他也聘請了現(xiàn)年58歲的前專職潛水員做助手。
陳強提到:“上了年紀的專職潛水員擁有豐富的水下經(jīng)驗,我的機器人很多時候需要借助他們的經(jīng)驗才能順利完成任務?!彼麖娬{,機器人的出現(xiàn)并不是要取代現(xiàn)有專職潛水員,而是加強他們自身安全與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尤其是對那些年長又想退役的專職潛水員而言,這無疑是人生另外一個出路。
另外,與人類相比,機器人最大優(yōu)勢便是早晚都能隨時下水,這樣的工作彈性也滿足船東的臨時要求。
機器可長時間在深海運作
他補充:“當人類潛入海底越深,能逗留的時間越短,相反機器卻可以長時間在20米以下的水域工作?!?/P>
中年創(chuàng)業(yè)的陳強憑著一股熱忱克服了許多難關,包括當初因理念不合而與一起奮斗的合伙人拆伙,以及自己研發(fā)期間完全零收入等困境。
曾經(jīng)一起當兵的老友大力相助,公司已成功獲得一批投資人的青睞,盡管投資額還不到50萬新幣,但陳強笑言這并沒有包括他之前所投入的心血。
放眼公司長期規(guī)劃,他表示硬件與軟件方面的投資同等重要,盼望日后能循序漸進,按每次實際工作情況再做調整與改進。
與那些跨國公司相比,他自認公司現(xiàn)有器材規(guī)模雖小,但勝在夠可靠,基本上都能順利達成客戶們不同需求。
自公司開業(yè)半年以來,除了船舶之外,他也向鉆油平臺以及海上集裝箱等提供清洗服務,不僅發(fā)揮了機器人“水陸兩棲”的卓越能力,他也相信這些各異需求都會是公司未來業(yè)務的增長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lián)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