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3月28日,21時30分。
紐約剛下完一場小雨,助航燈光穿透霧氣,將肯尼迪機場的跑道照得通明。
地球的另一面,北京迎來又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碧空朗朗,白云片片。
伴隨著引擎的巨大轟鳴,國航CA982航班從美國紐約起飛,朝祖國首都北京的方向飛去。
此刻,在所有飛往中國的國際航線中,這是“最危險”的一條。這一天,美國確診病例數(shù)已經(jīng)突破10萬,居全球首位。紐約所在的紐約州是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qū)。
圖:乘務員們互相幫忙戴防護用具 攝影:仝婧
呂晗是這架航班的主任乘務長。盡管有17000小時的飛行經(jīng)驗,但她還是頭一次執(zhí)行這樣的特殊航班。18名乘務員有生以來第一次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每一次坐下站起都要花平時好幾倍的力氣。而他們面對的,是同樣以各種方式“全副武裝”起來的旅客。
“你出汗嗎?”
“我早都濕透了。”
為防萬一,呂晗穿上了成人紙尿褲。這種“萬一”并沒有發(fā)生,因為在10多個小時的航程中,她幾乎滴水未進。
因為疫情在全球的不斷蔓延,中國民航局要求,國內(nèi)每家航空公司經(jīng)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從3月29日零時起,國航在美國只剩北京-洛杉磯航線。
于是,這架CA982航班成為從紐約返程的最后一架國航航班。
機上大多數(shù)旅客是中國留學生。呂晗從他們的眼神中讀出了渴望,他們渴望著回家。
去程:“沒什么好害怕的”
過去經(jīng)常爆滿的航班上只有3名旅客
把時間撥回6天前。
呂晗在北京時間3月25日收到了任務通知;執(zhí)飛CA989航班前往紐約,休息28個小時后,再執(zhí)飛CA982航班返程。
圖:工作中的呂晗(此圖為疫情前拍攝) 攝影:仝婧
“第一想法是趕緊收拾東西,沒什么好害怕的”。目前,凡是執(zhí)行過國際航班的機組成員,一律要隔離觀察14天,國航已經(jīng)有很多機組正在隔離。呂晗對此沒有任何顧慮。早在2月初,她就遞交了《請戰(zhàn)書》,申請取消年休假,有任何航班任務,立刻執(zhí)行。
3月26日,另外17名乘務員集結(jié)完畢,包括16名姑娘和1名小伙子,3名“80后”,14名“90后”。
在通過網(wǎng)絡(luò)召開的航前準備會上,大家七嘴八舌,紛紛為這趟特殊的航班任務“獻計獻策”,全程沒有一個人流露出絲毫緊張的情緒。用呂晗的話說,他們“士氣高昂”。
3月27日9時,航班起飛前4個小時。呂晗從家出發(fā),父親開車送她去機場。“做好防護。”沒有過多的叮囑,多年的飛行生涯培養(yǎng)了父女倆的默契。呂晗知道什么時候該報個平安,什么時候該“匯報食譜”。
來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是打卡簽到。疫情期間,國航為乘務組統(tǒng)一配發(fā)了防疫物資,包括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醫(yī)用橡膠手套、鞋套等。呂晗裝好大家的護照,反復確認帶齊了所有通關(guān)手續(xù)。
10時20分,全體乘務組集合。呂晗對組員依次測溫,確保大家的體溫不超過37.3攝氏度,然后乘坐大巴前往機場。來到首都機場T3E航站樓后,他們通過兩次安檢并辦理了出境手續(xù)。平時熱鬧的候機大廳此時冷冷清清,一排排長椅空無一人。
本次航班的執(zhí)飛機型是波音747-8。這是呂晗特別喜歡的一款飛機,外形漂亮,客艙寬敞,他們親切地叫它“大鵝”。
此前,國航是中美航線最大的承運人,開通了洛杉磯、紐約、舊金山、休斯頓、華盛頓5個美國本土航點。疫情暴發(fā)前,北京-紐約是國航的精品航線,每天3班,經(jīng)常爆滿。
13時,飛機準時起飛。波音747-8的滿載量是365名旅客,但去程航班上只有3名旅客。在呂晗17年的飛行經(jīng)歷中,這是人數(shù)最少的一次。
起飛6個小時后,飛機越過了國際日期變更線。從舷窗向外望去,冰雪覆蓋的阿拉斯加一望無垠。呂晗知道,他們進入了美國領(lǐng)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lián)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