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16日晚22點潮流(農歷初五)已處于退潮時分,船屬于頂流航行狀態(tài),舵效較好。此船是海船,從船山來黃浦江從吳淞口向閔行方向航行。
在盧浦大橋過后,國際物流,那段江面正好開始向龍華嘴向左過彎。該狀況就是頂流過灣,黃浦江通行規(guī)則,船是在黃浦江右側航行,根據(jù)報道似乎該船太靠近濱江凹岸航行,沒有在逆流中心航行,導致左船首受強流壓,船被推向凹岸。
當然,由于目前海員、船員職業(yè)受到市場經濟沖擊后,大部分民眾看不起水上船舶海員,即便海員是建設海洋強國主要人力資源,高級海員有相對較好的待遇,但海員職業(yè)要離開社會,孤獨在船工作,優(yōu)秀的海事院校畢業(yè)生不想上船。
農諺是以農歷為準的,也是看月亮的盈虧引起的大致估計的。我記得黃浦江大潮汛的農諺是“初三潮十八水”。意思是在農歷初三或十八,一般都是大潮汛,在黃浦江后灘龍華嘴那里,漲潮是在正午(12點)后,漲潮時江心水流湍急,因黃浦江漲潮很快,在江邊灘涂抽身慢的話馬上沒進潮水中,很危險。
由于順流進江,根據(jù)流體力學,除了螺旋槳排出流作用在舵葉上產生轉船力矩外,船在黃浦江狹窄航道順流航行時,舵效要小于頂流航行,航向把定比較困難,極易產生偏離潮汐流中心線,在直線航道上題目不大,但在彎道上偏離主流向后就會產生后果了!
再則,那些不良中介參合剝削海員,海員也沒有經常航海知識培訓和更新,社會上招聘的海員都是通過書面考試獲取船長證書或駕駛員證書,真正實操船舶經驗不足,技能低下,于是撞墻事故在復雜航道上頻發(fā)了。
??此羞^黃浦江彎道的船長、駕駛員們多鍛煉操船技能,不要再發(fā)生與濱江大道“接吻”的親密關系了。
當順流過彎時,過于靠近凹岸航行,就會產生側(岸)壁效應,船首被排開,船尾被吸攏,使船產生轉首或橫越航道。蘇伊士運河中“長賜”輪擱淺就是這種情況。
上海黃浦江是受到天文潮汐影響的航道。在浦東江邊祖祖輩輩生活的農村老人的記憶中,有很多農業(yè)生產所用的農諺。他們對黃浦江漲落潮知曉的了如指掌,老輩人也傳授給我了。
根據(jù)上海港的潮汐表,黃浦江是半日潮,一天兩次漲落潮。漲落潮的時間黃浦江上游早于下游,也就是吳淞口漲潮早,龍華嘴要晚半小時之多,這就是黃浦江的潮汐基本規(guī)律。
基于徐匯濱江彎道環(huán)境特點,此江面上船舶操縱必須十分謹慎,否則就會頻發(fā)撞墻事故。
由于船長或駕駛員過灣的后續(xù)措施末跟上,就產生船首垂直“撞墻”了。接著船退出后,又遭水流流壓,將船再一次“撞墻”了!
小潮汛的農諺為“初八廿三,早夜爬灘”,意思是月亮在初八、廿三時潮汐漲潮時間是在早晨6點,或傍晚之后,也就是在18點左右。
因此,船長都根據(jù)漲落潮的環(huán)境和操控經驗采取不同的過灣操縱。
船太靠近凸岸,則船首會受到彎嘴回流的作用而向凸岸偏轉,船尾受順流流壓,使船沖向凸岸。
但我小時候不是用來安排農事,而是為了把握漲落潮時間,到黃浦江灘涂上撈魚摸蟹。
當頂流過彎時,若用舵太遲或過早把定,就會使船身與流向出現(xiàn)夾角而形成轉船力矩,使船首偏轉沖向凸岸。
在河道彎段,不論漲落潮,水流的流向都向凹岸一邊沖壓,近凹岸邊水深且流速大,凸岸邊水淺但流速小,凸岸下游還存在回流。
也就是說,國際貨運 空運價格,第二次是第一次撞墻后,船長或駕駛員沒考慮岸壁水流,慌亂退出而導致的“次生碰撞事故”。
所以,從吳淞口進來的江輪、海輪都有趁漲水順流進江的習慣,一來船速快,二來順流可減輕主機負荷,節(jié)約燃油,但順流操縱大船比逆流困難。在漲潮時分,吳淞口江面總是百舸爭流,車水馬龍,江輪你追我趕,海輪只能控制8節(jié)速度進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lián)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