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Zamna公司目前利用區(qū)塊鏈技術,在航空公司、政府和安全機構之間實現乘客信息的共享和驗證,從而大幅提高安檢效率。
Zamna成立于2016年,去年估值約44億美元,是國際航空運輸協(xié)會(IATA)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專注于航空業(yè)身份識別領域的探索,前身是VChain Technology。以下是TechCrunch對此次事件報道的原文編譯。
一、串聯起一座座信息孤島
目前他們已為此項目籌集了5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公司現有投資者IAG(國際航空公司集團)也參與其中,并成為了他們的第一個客戶。
區(qū)塊鏈技術已經火了幾年,區(qū)塊鏈應用于安檢領域聽起來似乎也是水到渠成,但是當我們深入了解之后,發(fā)現它還是有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的。
據了解,目前航空公司、政府和安全機構之間的旅客數據集是相對孤立的,Zamna希望通過區(qū)塊鏈,將這些數據進行鏈接并實現驗證。他們說,這樣可以減少90%以上的手動檢查或者其他形式的檢查,這意味著安檢效率有了質的飛躍。
理論上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越來越多的旅客身份信息會經過數字化驗證,并在各方之間安全地共享。通過使用中間的區(qū)塊鏈來維護數據安全性和旅客隱私,機場的安全流程將變得非常無縫流暢。旅客不需要任何實物身份文件,也不會遇到重復的ID檢查。
二、共享的同時又保護了隱私
Zamna表示,他們用于生物識別的預先乘客信息(Advance Passenger Information,簡稱API)驗證平臺已經在一些航空公司和移民當局實際應用。并于近期開始與阿聯酋航空和阿聯酋居留與外國人總局(GDRFA)合作,提供登機和過境檢查。
Zamna平臺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首先系統(tǒng)從他們的API生物識別平臺中調取數據,不用與三方共享。這些已經驗證的數據被附加上匿名令牌,航空公司,機場和政府可以驗證令牌的安全性而不用實際“查看”代理機構或競爭航空公司所擁有的數據。然后,這些參與者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使用Zamna的技術來驗證乘客的生物識別數據,并使用加密技術檢查乘客的身份。
三、一石二鳥——公司減負,乘客歡喜
Zamna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Irra Ariella Khi在接受TechCrunch采訪時說:“人們其實有一種預期,就是當你到達機場時,航空公司知道你是誰,安全機構也知道你是誰,就像變魔法一樣。出發(fā)地和目的地的有關部門都知道你在他們的國家之間飛行,并已確定這樣做是合法且安全的。甚至安全部門之間已經就你的身份交換了一些情報,以確保你和你的同行乘客都可以安全登上同一架飛機?!?/p>
“但是,事實遠非如此。航空公司和政府機構沒有一種簡單安全的方法來共享或交叉引用你的數據,這些數據仍然是相互孤立的(出于數據保護目的)。因此,你會一次次的遇到手動檢查,不管你在這家航空公司坐了多少次飛機。重要的是航空公司必須要進行“身份驗證”,確認你攜帶的文件和你身份的一致性。
該領域存在三個主要趨勢。各國政府要求航空公司提供更準確的旅客數據,并提高了對航空公司提供錯誤數據的罰款。其次,因為錯誤數據而被政府拒絕入境的旅客和行李,航空公司還需要接待和協(xié)助處理,這些的成本都是很高的。最后,使用電子過境授權(electronic transit authorizations,簡稱ETA)的乘客數量在逐年增加,政府和航空公司還需要將乘客的數據與相關ETA的數據完全匹配,以確認身份。
結果就是,航空公司正在對機場進行越來越多的文件和身份檢查,不管乘客是不是經常坐他們公司的航班,也不管乘客是否已經提前辦理登機手續(xù)。
而這些,都將隨著Zamna平臺的到來被逐漸簡化。
Zamna的數據驗證平臺將航空公司、政府、安全機構等多個利益相關者召集在一起,以一種共同且唯一的方式來驗證旅客的身份和數據。它不需要在機場建立任何新的基礎設施,而且這些利益相關者都不必共享數據,因為數據的共享都是由Zamna的區(qū)塊鏈平臺在內部完成的。
LocalGlobe的合伙人Remus Brett說:“在未來20年中,預計旅客人數將翻一番,新技術驅動的解決方案是航空公司,機場和政府能夠應對的唯一方法。我們很高興與Zamna團隊合作,并相信他們可以在應對這些挑戰(zhàn)中發(fā)揮關鍵作用?!?/p>
結語:區(qū)塊鏈平衡了共享和私密的天枰
Zamna通過區(qū)塊鏈技術,解決了航空業(yè)參與者的痛點:既想共享,又不愿承擔安全風險。同時帶給了乘客更加流暢的空乘體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